首届“仁”人科普创造营决赛“PK”,20位科普杰青优青“出道”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首届“仁”人科普创造营决赛“PK”,20位科普杰青优青“出道”

2986人浏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公立 三甲
前往主页

“科普创造营的专题培训传授了很多‘如何做好科普’的宝贵经验,给了我很多启发,作品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在三个多月的系统培训里,受益于健康传播经验丰富的专业导师助阵带教,我这个科普‘小白’更会‘拿捏’医学科普了……”11月10日,第一届“仁”人科普创造营决赛紧锣密鼓进行,20名仁济医院的青年医务人员精心展示自己的科普作品,阐述自己的创作构思和作品特点,加上媒体导师助阵点评,现场评委犀利提问和专业建议,决赛现场妙趣横生。上海市科委科普处处长何家骥,上海市健促办副主任、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上海报业集团《海上名医》创始人崔颖,以及导演谢迪受邀担任评委,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出席决赛。

作为继“科普嘉年华”后的医学类科普活动,“仁”人科普创造营是仁济医院深化科普文化影响力的又一创新举措。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院内的科普氛围依旧饱满高涨,本届科普创造营共吸引了116名青年医务工作者报名参加,平均年龄30岁。在以往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本届仁“人”科普创造营又创新性地引入了健康科普传播领域的媒体导师分组带教,通过“培训+带教+实践”的模式,一批优秀的作品陆续涌现。经过前两轮专家评审、学员互评等环节,20位青年医务工作者“披荆斩棘”,从百余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站上决赛讲台,角逐“仁济医院科普杰青”和“仁济医院科普优青”荣誉称号。

小切口、将医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用亲民的形式开展创作是本届决赛作品的特点。有医生把开盖一周后的辣椒酱带进实验室培养菌落,揭开了隔夜菜是否能吃的真相;也有护士将聊天场景融入作品,通过与家人的对话,传授为老年人拍背的技巧,解答了护理老人咯痰的困惑;更有医生一饰三角,通过可实践、易操作的镜头语言,打破大众对甲状腺手术的刻板印象。

“疫情之下对医学科普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不少医院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做科普。借力‘仁’人科普创造营,体系化培养科普人才,让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识走入寻常百姓家。今天展示的很多科普作品兼具专业性、创新性和艺术性,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让人对背后的医学知识‘干货’过目不忘。”何家骥对现场学员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

王彤表示,作为一种新的健康科普形式,“仁”人科普创造营充分展现了仁济医院的科普名片,既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搭建展示自我,展示科普能力的平台,激发参与度、主动性、创新性,也让百姓对健康知识感兴趣,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希望能孵化一批有情怀、高素质的健康科普生力军。

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郭亚楠在决赛现场坦露了自己的科普心声。她今年入围了《健康脱口秀·第二季》四十强,表示作为一个科普小白,在经历二三十期疾病讲解之后,遇到了迷茫期,感觉无法输出新的内容。“很幸运有机会参加‘仁’人科普创造营,聆听很多大咖的线上线下授课,更得到媒体界专业导师的线下指导,与同组小伙伴一起‘头脑风暴’,让我了解到科普可以通过更多不同的形式输出,也重新激发了创作热情与创作灵感。”

据悉,这20名“科普杰青”和“科普优青”将被纳入医院健康科普人才“蓄水池”,作品将在仁济医院展示,其中部分作品经指导、改编,将以适合舞台呈现的形式亮相仁济医院第三届科普嘉年华。

健康科普一直在路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仁济医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育孵化更多优秀的健康科普人才,传播正确的医学知识,帮助群众预防疾病、科学治疗,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分享给微信好友
热门推荐 更多
主页 | 医院介绍 | 科室导航 | 医生团队 | 健康诊疗 | 诊疗评价 | 医院环境 |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医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