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行健不息,著名胸外专家杨振华教授二、三事——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赤子之心,行健不息,著名胸外专家杨振华教授二、三事——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

2732人浏览
华西医院

华西医院

公立 三甲
前往主页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院庆日来临之际,中国作协会员、《科幻》杂志创始人、生长于华西坝的作家谭楷写下了文稿《让时间证明一切》,真实再现了华西老专家、我国著名胸外科学专家杨振华教授的故事。

下面节选部分内容,请大家一起来领略和感受老华西人“厚德精业求实创新”的精神与气质——莫尔思奖章与总统奖学金

出灌县(都江堰旧称),沿岷江北行,直到杂谷脑河两岸的藏羌山寨,这是一条翻山越岭,险象丛生的路线,也是西方探险家、摄影家、历史学和考古学家们爱行走的“”。

1937年夏天,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院长莫尔思带着他的学生杨振华一行,背着显微镜、测量仪器和测试药品,过索桥、走鸟道、抱溜筒、飞峡谷,在高海拔地区强紫外线照射下,走出了一张泛红的脸膛,终于走到了云朵之上的佳山羌寨,开始了人类学的研究。

莫尔思教授外科解剖学,也是有着解剖刀一样锋利思想的哲学家,还带着浓厚的诗人气质。

自从1932年,杨振华考入华西,莫尔思一直看好杨振华。

杨振华身材高大,性格开朗,喜欢踢足球,热衷于各种体育运动,还喜欢唱歌,积极参加合唱团的活动,一天到晚乐乐呵呵,浑身充满青春的活力。

杨振华喜爱医学专业,对解剖学有着浓厚兴趣。第一次上解剖课,莫尔思就指着尸体告诫学生:“他们是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帮助你们学习医学,要爱护他们,按书上要求解剖,不可随意切割。”“在缝合时要避免粗心、给病人造成痛苦。”

杨振华认真地吸收,消化莫尔思的教导的点点滴滴,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一次宜宾之行,莫尔思面对滚滚江水,问杨振华,未来想做什么。杨振华表示,想做一个又会看病,又会教书的医生。莫尔思非常赞同说:“一个人一生也看不了多少病人,但如果你又是教师,那就可以收到若干倍的效果。”莫尔思的话,影响了杨振华一生。

1938年,杨振华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文凭,以及为表彰莫尔思为华西医学的贡献而设立的第一届“莫尔思金质奖章”。毕业后,杨振华留校任解剖系助教。

抗战的歌声,响彻那时的华西坝。

1939年,杨振华到“五大学时期”的中央、齐鲁、华西三大学联合医院当一名外科住院医师,并任五大学战时志愿救护队教员。

进入1940年,日寇飞机更疯狂地轰炸成都。10月,两次大轰炸,造成数百名无辜的平民死亡,许多伤员急需抢救。华西医院灯火通明。杨振华连续三天三夜做手术,只能在两次手术的间隙打个盹。他坚强的体魄,支撑住了高强度的消耗。

在爆炸声和伤员的呼救声中,他的外科手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1942年晋升为讲师,同时兼任联合医院副院长。

这年12月15日,杨振华与杨嘉良教授、曾子耀医师在在急诊手术病人的胆管中取出一条活蛔虫,是国际胆道外科史上首例经急诊手术证实的胆道蛔虫病。具有中国和亚洲特色的胆道外科从此开始。此后成为胆道蛔虫病的常规手术治,并写成“胆道蛔虫”论文发表在美国《AnnasofSurgery》杂志1946年第二期。

1943年,杨振华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1945年晋升为外科副教授,兼任华西医院院长。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以罗斯福总统名义设立了针对中国学者的奖学金。启真道博士和林则博士推荐杨振华作候选人,在华西协合大学校务会上获得通过。

1946年6月,获罗斯福总统奖学金的杨振华,搭乘美格将军号邮轮赴美国,进入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师从胸外科鼻祖亚历山大教授(Prof.JohnAlexandar)学习胸外科。

胸外科,由于涉及心肺,又有肋骨形成腔体,做手术难度与风险性极高。在当时的中国,仅有董秉奇、王大同二位先驱成功完成了胸外手术。在亚力山大教授指导下,杨振华于1949年获胸外科硕士学位。

习惯于记日记的杨振华,每天都写下了新的体会、新的收获。他想像着,回到中国时,将大展宏图,把三年来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奉献给祖国。

克利夫兰总统号

1950年8月底,杨振华和妻子张君儒,不顾朋友劝阻,抱着两个月大的咪咪杨(大名杨光理),开始了回国的漫长里程。

当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带着才两个月的小儿子乘船横渡太平洋确实有些冒险。再说,杨振华作为胸外科手术开山鼻祖亚力山大教授的高足弟子,凭那一把柳叶刀,就可以在美国过上优裕的生活。但是,他们决定回到祖国。

他们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与100多名留美、留加的学子同船西渡。这些学子个个是业界精英,国家建设急需的栋梁之材,他们来自积弱积贫的中国,被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鼓舞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相聚在万吨邮轮的甲板上。

而其中来自华西协合大学的就有谢成科、罗宗赉、何伟发、陈钦才、江晴芬、刘正刚,以及杨振华、张君儒8位。

9月底,船到横滨,气氛突然紧张起来,听说前不久,一艘邮船被国民党的军舰劫持,把船上所有的中国学者强行带走,去了台湾。

杨振华和张君儒做好了一切坏的准备,坚决不去台湾!

邮轮一路南行,穿过台湾海峡时,让所有的中国学子都捏了一把汗。不料船直接去了马尼拉,停泊一天后才驶往香港。两天后,杨振华夫妇和中国学子们终于乘车穿过新界到达边境,步行走过罗湖桥,踏上了新中国的土地。

1950年9月,克利夫兰总统号的中国学子和家人拍了一张百人大合影,那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对回到祖国怀抱的渴望。

2009年9月5日,《人民日报》在第五版“新中国档案”一栏中写道:“这些在新中国成立前出国的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经历重重阻碍,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定居工作。其中许多人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一些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为当时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克利夫兰号见证了形形色色、怀着赤子之心的中国人。1955年,克利夫兰第60次航行时,船上载着钱学森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钱学森的归来,意味着中国的航天时代的开始。此外,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归国的还有:大数学家华罗庚;两弹元勋郭永怀、朱光亚、张文裕、王希季,师昌绪、梁思礼等。

在朝鲜,14兵站医院

1953年的1月初,校长刘承钊、医院副院长曹钟樑来到了杨振华家中。两位老学长一齐来访,肯定有什么要事。坐定之后,曹院长以商量的口吻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中国人民志愿军投入空前激烈的后决战。我们四川省将组建一支外科手术医疗队去朝鲜,经组织上考虑……”

不等曹院长说完,杨振华就拍拍胸脯说:“我去!”

刘校长和曹院长相顾大笑。

就这样,无需任何动员,杨振华参加了四川省赴朝手术队,并担任副队长。

3月7日,医疗队进入朝鲜。触目所见,是燃烧的城市,一片片废墟,坦克和车辆的残骸,满布弹坑的道路。一路上,他们听从带队军官的指挥,一有情况就寻找掩体,躲避低低飞过的敌机。经过长途跋涉的急行军,终于来到荫蔽在山洞中的医院。

在第十四前沿兵站医院雪地

杨振华和队员们被安置在主管使用的防空洞里。一开始,比较忙乱。医院接受了两位教授的建议,建立急诊室,先抢救休克的伤员,并加强了供血量,工作变得有序了。

在医院缺乏诊断和治疗仪器的困难情况下,他们就地取材,自制胸腔测压仪和胸腔闭式引流器,从而提高了胸部伤员的诊断治疗水平。

外科手术,总是在晚上进行,一台接一台地做。一些急于提高自已的军医,也从旁观摩或当助手,获得了极好的学习机会。

坑道里忘掉日月。一天,杨振华被理发师撞见。理发师问:“杨教授,你的头发那么长了,我给你理一理吧!”理发师刚动剪子,就听到了机关枪扫射和飞机俯冲的声音,杨振华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理发师拽进了防空洞。当恢复平静后,理发师继续给杨振华理发。没料到,一会儿又有一架飞机飞来扫射,投弹,并炸伤了门帘旁的伤员。

进入5月至6月,战事更激烈,重伤员不断送来。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脚下的土地在颤抖。杨振华手中的柳叶刀,没日没夜地在灯下闪亮着,与死神争夺伤员的生命。仅胸外科手术一项,在志愿军全军医院的死亡率的统计中,杨振华的医疗队是低的。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这不能说不是奇迹。

7月27日,硝烟未散尽,枪炮声却沉寂了,停战协议终于生效。医院里一片欢腾。

四川派出的赴朝手术队,究竟做出了怎样的成绩?一直是模糊概念。若干年后,有人翻开杨振华的档案,在他亲笔写下的“坦白交代”,查到这样的数据:

14兵站医院,救治了10620名伤病员,施行大手术432次,小手术250次,挽救了垂危伤病员150名,对所有送后方的伤员都做了石膏固定,大大减轻了伤员在运送途中的痛苦。

杨振华被志愿军卫生部留下,将从9月到11月,对150名军医进行培训。他年轻时就怀着既当医生又当教师理想,这样的安排正中下怀。正当他准备上课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志愿军首长来了,他宣布杨振华荣获三等功,并将一枚军功章别在杨振华胸前。

休休有容君子风范

1954年4月8日,杨振华从朝鲜载誉归来,热情高涨地筹建胸外科手术室。

1959年国庆节,新的外科大楼落成,胸外科有50张床位。

进入60年代,心脏外科迅速发展,杨振华参与了所有的基础工作。川医的“胸外”和“心外”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举大旗的先行者。

他还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作为主编与张光儒、沈祖寔两位教授一起,完成了《急诊手册》的编辑出版工作,使该书成为全国基层卫生工作者受欢迎的指导工具书。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之后,有一股英语热在华西坝悄然兴起。因为,学好英语意味着打开了一扇窗户。外科组织英语学习,以为是几个人的小班。一听说是杨振华教英语,一下子来了50多个人。每天下班之后,由杨振华授课。

当一个好医生、好教师是杨振华毕生的目标。现在,让他教英语了,口碑很快传遍华西坝。1975年至1976年,学院安排杨振华正式开办医学英语课程,先由他教6个月的基础英语。然后,杨振华和他的团队一起教医学英语和医学拉丁语。

杨振华熬夜准备教材。他从英语医学期刊和新的科教书中挑选精彩文章,涵盖学科范围,作为课程基础。他教学生如何使用美国出版的《累计医学索引》,以及用英语写病例笔记、报告或医学论文所需的方法。这样,一边学英语又可以接触到一些新的科技知识。

在五年半里,杨振华教授的十一个班,共550名教师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此外,他每年还要审改教师们的英语医学论文和论文摘要约40篇。

杨振华的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学外科的,学英语的都觉得,杨振华为人师表,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1963年,一次偶然机会,医疗系学生王金生向杨振华学到如何收集,整理,保存,使用“文献卡片”。杨振华还说:“掌握好这种方法对做学问大有好处,是一种积累知识的基本功。”王金生按杨振华教他的,收集了上千张“文献卡片”。改革开放后,他不太费力就在医学期刊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得到122元稿费,相当于三个月工资,引起当地医院的轰动。从此,他不断发表论文,在学术上、医术上不断提高,顺顺当当评为主任医生、医学教授。他说:“一张小卡片,改变了我的一生。”

瑰丽晚霞,缓缓落下

从1981年起,杨振华开始培养研究生,其中的周清华后来成为了国内外著名的胸外科专家。

这一年,杨振华还收到了一封信,北京阜外胸外科医院院长吴英恺邀请他出席一个国际心胸血管外科手术论坛。本以为只是一个业内的小型会议,不料竟是近400位专家出席的大会,还有30位来自英、美、加拿大等国的代表。

鉴于心胸外科的复杂性,风险性和高难度,全从事心胸外科的医师有着频繁的交流。杨振华一走进这个交流圈,立即感受到各国同行是怎样努力,把新技术、新药物用于临床。此后的几年,杨振华出访了9个国家,参加各种国际会议,让“川医”(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迅速与国际接轨。

从1985年起,他连续应邀参加了五届国际医师防止核战争大会(IPPNW),夫人张君儒一同与他参加了1986年以后的几届会议。他们共同访问了欧、美、亚、大洋洲众多国家,接受各国新闻记者的采访。他俩宣传、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文化卫生事业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在反对核武器方面的政策,被外国朋友赞誉为“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

1998年11月16日,华西医科大学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纪念杨振华教授从医执教60周年。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的嘉宾云集华西坝,向他表示热烈祝贺。

杨振华在答谢词中表示:近十几年,我几乎走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应当是和平与发展的推动者。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这让我们想起了白求恩大夫,他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贫困的,受压迫的中国人民。今天,这种伟大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发扬和继承。

2007年4月17日,97岁的杨振华病逝。他生前一再叮嘱儿子杨光曦:“一定要把我的遗体捐献给母校,作为医学研究之用,后制成骨架,放在教室里,这样,我就能永远为医学教育事业作贡献了!”

当年,在华西解剖大楼,也是他大学毕业后从事第一份解剖工作的地方,举行了庄严的“杨振华遗体捐赠仪式”。如今,杨振华教授的完整骨架,屹立于解剖实验楼大厅中央。每当新一届医学生开学,都要在这里来上他们的第一课。

73101665457228811

在杨振华教授捐赠遗体前后,有王永贵、林克勤、肖卓然、邓显昭夫妇、刘报晖等,怀着同样的为医学教育事业作贡献的愿望,捐赠了遗体。

王金生在怀念杨振华教授时,写下了一篇洒满热泪的文章:

我深深怀念那一段师生之情,是那样亲密无间,纯洁自然。教学时是师生,运动场上是兄弟,生活中是慈父,巡回医疗中是战友……是华西的老师把我们引进了医学圣殿;是华西的老师为我们开启了医学知识的大门。

正是一位位像杨振华教授一样的先辈,引领、激励华西人造就了一个有信仰、有专业、有学术、有人文,责任与希望交织,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华西坝。

百卅华西,向下扎根,向上开支,持续焕发生命力。新一代的华西人,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正勇敢坚定地向前奔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分享给微信好友
热门推荐 更多
主页 | 医院介绍 | 科室导航 | 医生团队 | 健康诊疗 | 诊疗评价 | 医院环境 |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西医院 > 医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