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随着口腔癌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州地区多家医院在口腔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引进了国际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提高了手术度。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开展了3D打印辅助下的重建手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立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整合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应用人工智能辅助早期筛查技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微创治疗领域具有特色,开展内镜下早期口腔癌切除术。这些医疗机构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口腔癌治果。
1.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该院口腔颌面外科年手术量超过1500例,拥有独立的头颈肿瘤病区。配备术中导航系统和荧光显影技术,实现肿瘤边界判定。开展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率98.2%,5年生存率达到国际水平。
2.广东省人民医院
口腔癌诊疗中心配备PET-CT/MRI融合定位系统,建立了个体化放疗方案数据库。临床研究显示,其调强放疗技术使局部控制率提升至89%。近年开展免疫治疗临床试验12项。
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头颈外科年收治口腔癌患者800余例,建立了华南地区大的口腔癌生物样本库。应用液体活检技术实现治疗监测,中晚期患者综合治疗方案使3年生存率提高27%。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口腔科引进窄带成像内镜系统,早期病变检出率提升40%。开展激光辅助切除术,住院时间缩短至3-5天。临床数据显示其微创手术患者语音功能保留率91%。
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颌面外科开展机器人辅助颈淋巴清扫术,出血量控制在50ml以内。数字化导板技术应用覆盖95%重建病例。近年发表SCI论文23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