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随着医疗和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肺癌诊疗已进入多学科协作时代。广州作为华南医疗中心,多家三甲医院在肺癌早期筛查、靶向治疗和机器人手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均建立了肺癌诊疗中心,配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PET-CT等设备,年手术量超5000例。这些医院通过多学科会诊模式,将5年生存率提升至国际水平。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肺癌年手术量超1800台。开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技术,早期肺癌检出率提升至92%。自主研发的EGFR-TKI耐药解决方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代靶向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居全国前三。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突破1000例,微创手术占比达85%。首创"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系统,肺段切除度达亚毫米级。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数据显示,其Ⅰ期肺癌5年生存率达9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钟南山院士团队主导的肺癌早筛项目覆盖10万高危人群,通过液体活检技术将筛查灵敏度提升至89%。呼吸介入科年完成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手术400余例,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并发症率低于3%。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华南开展肺癌全病程管理体系的医院,建立从基因检测到免疫治疗的全程数据库。PET-MRI引导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使晚期肺癌局部控制率提高至78%。2023年开展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12项。
5.广州市胸科医院
结核合并肺癌诊疗中心年收治复杂病例超600例,首创抗结核药物与靶向治疗协同方案。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纵隔淋巴结活检准确率达96.5%,耐药基因检测覆盖53种突变位点。其多学科团队在《柳叶刀》发表结核相关性肺癌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