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在肝脏肿瘤诊疗领域,广州多家医院通过引进医疗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手术精度达到亚毫米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规划,使复杂肝癌手术成功率提升至92%。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纳米刀消融技术治疗中晚期肝癌,5年生存率提高15%。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将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长至28个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为无法手术患者提供了新选择。这些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广州地区肝脏肿瘤的整体诊疗水平。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年手术量超过1500例,其中机器人辅助手术占比35%。拥有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系统,可完成肝段切除。开展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肿瘤完全切除率达89%。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脏外科配备3D腹腔镜和荧光导航系统,实现肿瘤边界识别。建立肝癌数据库包含5000余例病例,开展个体化靶向治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68%。
3.广东省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拥有双源CT和3.0T磁共振,可检测3mm以下病灶。开展纳米刀联合免疫治疗新技术,中晚期肝癌客观缓解率42%。年完成肝移植手术120例,1年存活率91%。
4.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内科开展17种肝癌靶向药物临床试验。多学科团队制定治疗方案,晚期肝癌中位生存期较传统治疗延长9个月。建立华南大肝癌生物样本库,样本量超过2万份。
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介入科年完成TACE手术800余例,技术成功率98%。开展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控制率85%。配备双平板DSA系统,可实现亚毫米级栓塞。
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开展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时间缩短30%。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肿瘤检出敏感性达95%。建立快速康复路径,平均住院日缩短至7天。
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肿瘤科开展肝癌放疗,采用呼吸门控技术减少正常肝组织损伤。建立肝癌分子分型平台,指导个体化用药。年收治肝癌患者600例,综合治疗76%。
8.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肝胆外科配备超声吸引装置(CUSA),实现肝实质离断。开展ALPPS手术,剩余肝体积增长率达80%。建立肝癌全程管理流程,随访率保持92%。
9.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肿瘤介入科开展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药物释放时间延长至14天。应用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治疗,小肝癌完全消融率91%。配备复合手术室,可完成复杂介入手术。
10.广东省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开发肝癌治疗协定方,配合介入治疗使用。开展针灸改善肝癌相关症状,疼痛缓解率82%。建立肝癌中医证候数据库,包含3000例病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