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在肺癌治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技术优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术,5年生存率达国际水平。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联合微波消融技术,实现亚厘米结节诊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创"无管化"胸腔镜手术,将微创技术推向新高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建立多学科联合门诊,开展个体化靶向治疗。广州市胸科医院运用人工智能辅助阅片系统,早期肺癌检出率提升至92%。这些医疗机构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为肺癌患者提供多元化治疗方案。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国家肿瘤学重点学科,年完成肺癌手术超2000例。拥有国内肺癌分子诊断平台,可检测EGFR/ALK/ROS1等12种驱动基因。立体定向放疗精度达亚毫米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5%。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7项,靶向药物可及性居华南。
2.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在地,开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年均500例。首创"冷冻活检+快速现场评价"技术,微小病灶确诊时间缩短至20分钟。胸外科达芬奇手术量连续五年全国前三,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达国际标准2倍以上。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体单位,钟南山院士团队建立肺癌早筛体系。自主研发出电磁定位穿刺导航系统,1cm以下结节活检准确率91.3%。"无管化"胸腔镜技术使患者术后24小时出院成为可能,相关成果发表于《JTCVS》。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华南开展肺癌全病程管理,建立20000例生物样本库。PET-MRI影像融合技术使T分期准确率提升至96%。开设16个靶向治疗专病门诊,罕见突变检出能力覆盖MET/RET/NTRK等靶点。
5.广州市胸科医院
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准确率98.7%,年完成CT引导穿刺3800例。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规划肺段切除,保留肺功能较传统手术提高35%。自主研发的AI辅助诊断系统获国家药监局三类证,磨玻璃结节识别灵敏度达94.2%。
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复合手术室实现同期射频消融+手术切除,多发结节处理效率提升40%。液体活检技术将基因检测周期压缩至72小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决策。重症肺癌救治成功率81%,ECMO支持下完成肺癌手术32例。
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靶向药物皮疹发生率62%。研发"肺积方"配合放疗,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降低19个百分点。开展针灸改善化疗相关性疲劳,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28.6%。
8.广东省中医院
建立肺癌中医证候生物学标记物库,涵盖12种证型。膏方调理化疗后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缩短3.5天。雷火灸防治靶向药所致腹泻,症状缓解率82.4%。中药雾化吸入改善放射性咳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