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肿瘤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广东省肿瘤登记年报数据,全省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25万例,其中约30%集中流向广州三甲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等医院常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例,其年门诊量超100万人次,但专家号源通常在放号后30秒内被抢空。这种供需矛盾导致非急诊患者平均需等待2-4周才能入院,疑难病例会诊等待期更长。部分医院已开通多学科联合门诊和日间化疗服务分流患者,但优质医疗资源仍存在结构性短缺。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作为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年手术量超过3万台。拥有全球的质子治疗系统,鼻咽癌五年生存率达85%以上。开设22个亚专科,其中淋巴瘤、头颈肿瘤专科实施分层诊疗制度,危急重症患者可走绿色通道。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华南地区早开展放疗的医疗机构,TOMO放射治疗系统年治疗量超2000例。建立肿瘤早筛中心,通过液体活检技术将肺癌早期诊断率提升至78%。住院部设置450张专科病床,平均等候入院时间为9.7天。
3.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肿瘤手术,年完成微创手术4000余例。建立乳腺肿瘤全程管理平台,从筛查到康复实现数字化追踪。拥有华南大的肿瘤样本库,存储样本超50万份。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
国家重点学科,在肝癌综合治疗领域形成特色。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8个月。日间化疗中心每日可接待150人次。
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建立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参与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27项。针对老年肿瘤患者开设缓和医疗病区,疼痛控制达92%。门诊实行分级诊疗,复诊患者预约等候时间控制在72小时内。
这些医院普遍采用预住院制度,患者在等待床位期间可先完成必要检查。部分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服务,提供线上随访和处方开具功能。实际入院难度与病种、分期相关,危急重症患者可通过急诊通道优先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