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58岁妈妈被下“死亡魔咒”,沉睡中经历两次猝死、数次室颤,血压直线下滑……“九死一生”的她,如今康复回家和儿女团聚,“真的没想到,还有回家的一天!”正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永不不言弃,医患携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莫名其妙”的乏力睡不醒
那天是个周六,李女士在两位同事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我们一起工作,发现她这三天不爱说话了,浑身没劲,胸口闷得慌,觉得还是来医院看看才踏实。”同事跟急诊医护人员说。此时,病人精神状态继续变差,从刚入急诊时精神萎靡,变得昏昏欲睡、反应迟钝,呼之能应,但随之又睡。
随着检查结果的陆续报出,医生很快发现了许多问题:血糖高得测不出,严重的低钾、高钠、高渗透压、尿糖也高,还存在酮症……“全身内环境完全是乱的。”接诊医生陈媛媛说。同时,还发现了严重的心肌损伤(肌钙蛋白升高)以及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整张心电图,多个导联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加上130多次/分的心率,整个心电图满布“狰狞”。
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患者突然呈现出纷杂问题,经诊医生顿时感到疑云重重。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医生一边积极纠正内环境,一边联系心内科。心内科值班二线医生立刻赶到,按照标准处理流程,在快时间内完成急诊冠脉造影术,并将患者收入心内监护病房(CCU)密切看护、查找病因。
结果出来了,冠脉造影结果完全正常!可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这一危重疾病,但造成心肌损伤的病因依旧不明。
病情“恶化”两次猝死室颤频发
周日凌晨0点刚过,就在入院仅几个小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心电监测呈现宽大畸形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达到200余次/分,提示心室颤动(简称室颤)。
室颤是临床上为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因心脏射血功能丧失,导致患者心排量消失,脉搏搏动消失,重要脏器和周围组织灌注停止,患者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若抢救不及时须臾之间便可致人猝死,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就是生命!CCU医护人员立即实施抢救,经过电除颤终止了恶性心律失常。刚松了这口气不足数分钟,患者再次出现室颤,继续除颤,再次室颤,再次除颤……恶性心律失常居然反复发作了数次,每一次都被医护团队及时抢救成功。
“不幸中的万幸,幸亏她在CCU。”心内科值班医生伍满燕回诉起来仍心有余悸,“如果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地方,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一旦发生室颤,留给我们的时间仅有几分钟,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
心脏几近“停摆”联合“神器”显神威
心律失常终于止住,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随之发生急剧恶化:全身湿冷,血压快速下降,升压药维持不住,床旁超声心动图提示患者心脏的收缩能力极差,她的心脏几乎不动了。
“心源性休克,病人凶多吉少。”CCU主管医生王岚说。时间就是生命,维持生命体征是患者首要必闯的难关。
尽管是周末,主管CCU病房的心内科副主任刘健教授、马玉良副主任医师闻讯从家中赶来,同时,联合心外科廉波副主任医师、范桄溥主治医师共同商议,并通过咨询和寻求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教授意见和帮助。
在药物抢救无效的情形下,专家团队当机立断,立即给予患者植入挽救心原性休克的联合“神器”——体外膜氧(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共同辅助生命循环,同时联合积极的药物治疗。
“依托经验,单纯上IABP,难以帮助患渡过难关。为此,我们决定联合ECMO一起上。”刘健教授解释道。
ECMO和IABP果然不负众望,迅速成功植入后,两台机器联手力挽狂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立刻有了起色,有尿了,升压药可以减量了,接着再减、再减……患者的循环终于趋于了平稳,心率、血压逐步转好。
“ECMO只能暂时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维持各个器官运转,其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更多宝贵时间。”廉波医生强调。
因ECMO及IABP管道需肝素化,以及机器本身的机械破坏,会引起患者血小板下降,为避免出血及血栓形成,患者急需输注血小板支持,输血科副主任侯瑞琴鼎力协调,确保患者血小板稳定,为ECMO和IABP能够继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入院24小时首次“MDT会诊”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平素体健的中年妇女突然心脏衰竭如此危重?刘健教授不禁自问:肝肾功能恢复很好,心功能进步得却非常缓慢,为什么会造成心肌严重受损?冠脉造影的结果是正常的,心肌梗死的诊断也被排除了。但患者刚入院,就出现病情急转直下,原因让大家陷入茫然。
病情不等人,救治团队加紧“挖掘”线索,细心的医生从入院筛查的胸部CT中发现了端倪,在患者左侧后腰处居然有一个8.6×7.3cm的巨大占位,因其位置偏高,胸部CT平扫“幸运”地抓到了它。
这是什么?难道患者突发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合并电解质、血糖等代谢问题与它有关?周日下午,距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刘健教授立即组织围绕该病临床需求的泌尿外科、内分泌科以及共同抢救的心外科多学科联合会诊(MDT)。
“床旁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的运动状态像‘章鱼套’,这个指征将诊断倾向于——Takotsubo综合征。”马玉良医生说。Takotsubo综合征,也称应激性心肌病、心碎综合征,临床常见是因患者遭遇心理或躯体应激而引发,严重时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对于这样一个危重患者,心内科主任陈红教授高度重视,经验丰富的她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种罕见内分泌肿瘤所致的应激性心肌病。
5次MDT锁定病因明确方案
ECMO不能留置太久,必须在1周之内让患者心功能有所恢复,这就让病因的明确变得更加迫切。刘健教授用“心急如焚”来形容那几天,必须加快找寻病因的速度,那就一边救、一边查、一边探讨,寻找出口。他立即联系医务处,再次启动全院MDT。
随着检查结果陆续回报,结果令人震惊:一位绝经数年的女性,体内居然有超高的雌激素水平,且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等指标均显著升高,特别是儿茶酚胺类激素,几乎高到“爆表”,果真与肾上腺区域的巨大占位难逃干系?
难道是肿瘤?肾上腺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左右各一,位于肾的上方。这个区域的肿瘤,会刺激分泌过量的内分泌激素,就有可能导致心脏出现急性失代偿状态。
刘健教授再次与医务处沟通,召集心外科廉波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任倩主任医师、泌尿外科于路平主任医师、感染科陈美芳主任医师、麻醉科乔青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刘波主任医师等相关科室专家联合会诊。
依据现有检查指标,各位专家一致倾向于肾上腺肿瘤,因为它可以分泌大量的激素,这些激素突然作用于心脏,给心脏骤然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思路方向明确后,CCU救治团队立刻结合会诊意见,给予对应的激素拮抗类药物——酚妥拉明。可是,酚妥拉明属于特殊患者特殊用药,医院日常没有储备……刘健教授立刻起草紧急采购药品申请书,在药学部主任张晓红的大力支持下,医院火速批准,药学部紧急采购,当天就用到了病人身上。
入院后一天一场,连续5天的MDT会诊,专家们从怀疑嗜铬细胞瘤或者肾上腺皮质癌两个方面,到锁定嗜铬细胞瘤伴异位ACTH综合征,为患者明确病因及治疗方向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期间,MDT专家团特建专属群,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新回报的检查结果一经发出,不分白天黑夜,大家都不遗余力的群策群力。正因如此,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快速地缓解和恢复,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妈妈,听您的声音,状态好多了。”那头的儿子明显感受到了母亲的变化。
九死一生“心功”恢复出院
时间正好过去一周,经过CCU团队及医院多学科不懈的努力,患者相继撤除了ECMO和IABP,心功能恢复良好。
住院10天后病人出院了,作为CCU团队的负责人,刘健教授感触良多,难得发了朋友圈:“医院多学科团队倾力合作,心肺复苏、电除颤、ECMO+IABP、积极的药物治疗,让我们战胜了交感风暴,战胜了反复室颤,挽救了爆发性心原性休克,让一颗不肯跳动的心脏重新恢复了活力,让一个濒临死亡的妈妈转危为安,今天康复出院了!我们的努力让孩子们高高兴兴接妈妈回家了!”
“两次猝死,都奇迹般生还,这是我从医以来第一次碰到。作为医者,我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护住病人来之不易的生命。”任倩医生感言。
医生非神,往往无法逆转所有生命,却坚守着争分夺秒,不肯放弃的执着,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挽救一个又一个的家庭。这就是朴素的信念,却也是善良的初心。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家第一方阵,拥有血液病、胸外及胸部微创、严重创伤救治三大院士团队,作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首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长单位,成为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引擎。
为不断提升医院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促进多学科联合诊疗作为医疗重点工作推进,鼓励学科之间加强合作,医务处协助各学科之间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现多学科协作及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高效地开展临床工作,打破传统的“一对一”诊疗模式,为病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多学科交叉区域医学水平发展,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