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百色肾病的医院哪家好
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对患者的正常机制调节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正规的治疗,长久下去可能会危害患者的生命,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患者,治疗肾病到正规的医院去治疗,以免在不正规的医院治疗不当引起更严重的危害。
老年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并新月体性肾炎
近日,南山医院肾内科成功诊治一例老年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并急进性肾炎(新月体性肾炎)的患者,患者目前恢复良好,好转出院。
该患者为77老年男性,因“咯血3天”入住我院急诊ICU。入院后患者仍咯血不止,每天约20-30ml;血肌酐持续升高;血常规显示中度贫血;胸片显示:双下肺支扩合并感染;胸部CT:1.双肺多发支气管及细支气管扩张,部分灶周少许炎症或肺泡积血,左肺多发纤维钙化灶,双肺多发肺大疱;2.右肺下叶背段占位性病变不除外。患者14年前曾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急诊ICU予抗感染及止血等处理,患者症状无缓解,血肌酐仍进行性升高,遂转至肾内科进一步诊治。肾内科进一步检查发现,血管炎抗体谱显示MPO-ANCA阳性;电子胃镜显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肾功能示血肌酐升高至613umol/L,咯血持续存在,并出现尿少、双下肢水肿加重。肾内科进行全科讨论,考虑系统系血管炎可能性大,该患者年龄77岁,合并咯血及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为明确诊断以及制定佳治疗方案,在超声科李加平主任的支持下肾内科为该老年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术(我院行肾活检患者中年龄大的),肾脏病理报告:ANCA相关性血管炎性肾损伤(III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肾内科制定了甲强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强力护胃等治疗,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的次日患者咯血即停止,血肌酐逐步降至383umol/L,尿量增多,下肢水肿逐渐减轻,病情稳定给予出院。随诊1月余,患者血肌酐逐渐将至252ummol/L,尿量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老年男性,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小血管,免疫病理特征是血管壁无或只有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如肾、肺、眼、皮肤、关节、肌肉、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临床上以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为突出表现,目前国际上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如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不良。该患者突出表现为肺毛细血管炎(咯血)及急进性肾炎(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并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治疗难度很大,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很高。我们通过及时肾活检完善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激素、环磷酰胺以及强力护胃等治疗,快速缓解病情的进展,达到良好的治果。我们将对该患者进行长期的追踪、随访。
肾炎治疗的常用措施
肾炎治疗方案的确立主要是根据肾脏病理损伤的类型而定。不同的肾炎类型,其治疗手段会有不同。一般来说,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控制肾炎引起的全身症状;
2、减轻及改善肾组织的炎症损害;
3、预防或纠正合并症或并发症。
肾脏病治疗的核心是防止肾功能恶化而不是单纯改善蛋白尿或血尿。
1、控制肾炎引起的全身症状
肾炎发作时,常常表现浮肿、乏力、高血压、少尿、肉眼血尿等,部分病人还伴有消化道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等。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主要与体内蛋白质经尿液大量丧失引起血液中蛋白浓度减低有关。
轻度浮肿者,采用低盐饮食及限水或适当利尿即可控制;而严重水肿者除上述措施外,还可采取输入人体白蛋白、血浆及相关代用品以提高血浆渗透压以增强利尿反应。
2、控制肾内的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或减轻肾组织内的炎症反应,改善蛋白尿和血尿,一过性缓解肾脏病变。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抑制炎症细胞合成代谢的一些药物(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及一些单克隆抗体等);一些中药(如雷公滕)也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药物均有较强的或副反应,用量及使用时间均要严格把握,切忌无目的盲目使用。
3、减轻肾脏工作负荷
肾脏病变时,肾小球的工作压力(肾小球灌注压)明显上升。有效地降低肾小球工作压力可改善蛋白尿及延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有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等。这类药物需要早期使用,长期维持方可发挥大。无论是转换酶抑制剂还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还可以有效降低全身血压,故尤其适用于大量蛋白尿伴高血压的患者。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及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监测血压及肾功能。
4、预防合并症
肾炎患者极易合并感染、血栓、恶性高血压等合并症,在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血压、纠正高脂血症、高粘血症,提高自身的体质,后值得强调的是药物治疗只是肾病治疗流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慢性肾病治疗环节中重要的是寻找病因及疾病加重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增强体质,避免一些人为因素诱发或加强病情(如滥用抗生素、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