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随着医疗和免疫的突破性进展,癌症治疗已进入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时代。广州作为华南医疗高地,多家三甲医院在肿瘤诊疗领域形成特色技术集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率先开展质子治疗技术,年收治患者量超2万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建立华南肿瘤医学中心,靶向药物临床使用率达6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CAR-T细胞治疗难治性淋巴瘤,完全缓解率突破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成国内的放射性粒子植入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新应用术中放疗技术,乳腺癌保乳手术成功率提升至92%。这些医疗机构通过技术迭代构建了覆盖早筛、诊断到综合治疗的全链条体系。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国家肿瘤学重点学科,拥有28个肿瘤亚专科病区。质子治疗中心配备国内首台质子加速器,鼻咽癌五年生存率达85%。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17项,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已获批上市。
2.广东省人民医院
华南肿瘤诊疗联盟牵头单位,建成涵盖6000例肿瘤基因数据库。肺癌诊疗中心采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早期肺癌检出率提升40%。胃肠肿瘤外科达芬奇机器人年手术量超500台。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血液肿瘤科开展CD19CAR-T治疗,淋巴瘤患者三年无进展生存率62%。肿瘤内科参与制定8项国家诊疗规范,建立华南规模大的抗癌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性粒子植入年手术量居全国前三,针对肝癌的碘-125粒子植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放疗科配备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胰腺癌局部控制率提高35%。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癌诊治中心采用多模态影像导航技术,保乳手术同时完成术中放疗的单次率91%。胃肠肿瘤中心开展荧光腹腔镜技术,淋巴结清扫准确率达98.6%。
这些医院通过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将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手段进行有机整合。例如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建立头颈肿瘤诊疗一体化平台,从诊断到康复平均缩短9个工作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肺癌早筛项目运用液体活检技术,使Ⅰ期检出率提升至73%。医疗技术的持续创新为患者提供了更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