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根据新的复旦医院排行榜,广州地区在肺癌治疗领域具有较强实力的医院包括: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医院排行榜历史上榜医院)
2.广东省人民医院(复旦医院排行榜历史上榜医院)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医院排行榜历史上榜医院)
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医院排行榜历史上榜医院)
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复旦医院排行榜历史上榜医院)
6.广州市胸科医院
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8.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9.广东省中医院
1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这些医院在肺癌的早期筛查、治疗及多学科协作方面均具备较高水平,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内肿瘤专科医院的机构,尤其在肺癌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中心拥有国际的放疗设备(如质子治疗系统)及多学科诊疗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该院在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临床试验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国内肺癌诊疗的重要基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51号。
就诊科室: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
2.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在肺癌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前列,尤其擅长胸腔镜及机器人辅助下的肺癌术。该院胸外科团队在早期肺癌的切除及晚期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同时依托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可为合并心肺疾病的肺癌患者提供更的围手术期管理。
广东省人民医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106号。
就诊科室:胸外科、肿瘤内科、呼吸科。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在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带领下,长期致力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该院在肺癌的介入治疗(如支气管镜下消融术)及免疫治疗领域具有突出贡献,同时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可为患者提供国际前沿的诊疗方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51号。
就诊科室: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
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华南地区综合实力强的医院之一,其肿瘤科在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及多学科协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院拥有PET-CT、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设备,能够为肺癌患者提供的手术、放疗及靶向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就诊科室: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
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在肺癌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尤其在肺癌的免疫治疗及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该院依托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平台,可为患者提供前沿的诊疗技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838号。
就诊科室:肿瘤科、胸外科、呼吸科。
6.广州市胸科医院-胸外科
广州市胸科医院是华南地区较早开展肺癌诊疗的专科医院,尤其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经验丰富。该院胸外科团队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可为患者提供创伤更小的治疗选择。
广州市胸科医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横枝岗路62号。
就诊科室: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
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在肺癌的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方面具有较强实力。该院拥有的直线加速器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可为中晚期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7号。
就诊科室:肿瘤科、放疗科、胸外科。
8.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在肺癌的综合治疗及多学科协作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尤其在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该院依托中山大学科研平台,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
就诊科室: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
9.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
广东省中医院在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减轻放化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该院采用中药调理联合现代医学手段,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广东省中医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
就诊科室:肿瘤科、胸外科、中医内科。
1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在肺癌的治疗及多学科协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在肺癌的基因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方面经验丰富。该院依托暨南大学科研资源,可为患者提供前沿的诊疗技术。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13号。
就诊科室:肿瘤科、胸外科、呼吸科。
肺癌的预防与健康管理
肺癌的发病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并减少接触石棉、氡气等致癌物质。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者),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此外,保持健康饮食(如多摄入新鲜蔬果)、适度运动及控制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也有助于降低肺癌风险。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关注心理健康,以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