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沈阳治疗肺癌比较好的医院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等。其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肿瘤综合诊疗体系著称,辽宁省肿瘤医院拥有东北地区规模大的放射治疗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则建立了医学指导下的肺癌全程管理模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和胸外科均为国家重点专科,设置肺癌多学科联合门诊(MDT),配备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设备。医院开展肺癌基因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个体化化疗方案,年完成肺癌手术超1500例,胸腔镜微创手术占比达85%以上。该院参与制定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建立东北肺癌早筛示范基地,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检出准确率达92.6%。医院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合作建立国际远程会诊平台,为复杂病例提供全球诊疗方案支持。
辽宁省肿瘤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病区配备瓦里安TrueBeam放疗系统,可开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BRT)治疗早期肺癌。胸外科年开展肺癌术1200余例,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量居省内。医院建立液态活检技术平台,通过循环肿瘤DNA检测实现动态监测。其放射物理科拥有东北首台磁共振引导直线加速器(MR-linac),可在放疗过程中调整剂量分布。该院牵头辽宁省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开发人工智能辅助肺结节诊断系统,对5mm以下微小结节的识别敏感度达89.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盛京医院肿瘤治疗中心配备PET-CT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开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下的肺小结节活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设置肺癌介入治疗单元,可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局部治疗。医院建立生物样本库,存储肺癌组织标本2万余份,支撑靶向药物临床试验。其特色中西医结合肺癌门诊,运用中药汤剂改善放化疗,临床研究显示可降低40%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医院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开展PD-1/PD-L1抑制剂多中心临床研究。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该院胸外科采用荧光胸腔镜技术,利用吲哚菁绿标记定位微小肺癌病灶,切除率达97%。肿瘤科配置伽玛刀和微波消融设备,对不能手术的早期肺癌实施立体定向消融治疗。医院建立肺癌患者全程管理数据库,通过移动医疗APP实现术后康复监测,将3年生存率提升至68.5%。其病理科开展PD-L1表达检测和肿瘤突变负荷(TMB)分析,指导免疫治疗方案选择。
沈阳市胸科医院
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专科医院,设置肺癌介入诊疗中心,配备支气管镜超声引导系统(EBUS),可对纵隔淋巴结进行分期。开展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对周围型肺癌实施微创治疗。医院建立东北地区肺癌患者呼吸康复中心,通过体外膈肌起搏训练改善术后肺功能,临床数据显示可将术后并发症降低32%。其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配备ECMO支持系统,为晚期肺癌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肿瘤科开展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3cm以下周围型肺癌的局部控制率达91%。医院引进全数字化直线加速器,实施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其特色姑息治疗病房,运用多模式镇痛方案控制癌痛,通过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医院参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累计完成高危人群肺癌筛查2.3万人次。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该院肿瘤科将中医辨证施治融入肺癌综合治疗体系,研发益肺消积方辅助化疗,临床研究显示可提高15%。开展艾灸改善癌因性疲乏、穴位贴敷缓解化疗呕吐等特色。医院建立中药雾化吸入中心,运用莪术油雾化剂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其药学部研制平肺胶囊、消癌平片等院内制剂,获批辽宁省中药制剂备案号。
北部战区总医院
胸外科开展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癌,运用三维重建技术规划肺段切除方案。肿瘤放射治疗科配置速锋刀(EDGE)系统,可在15分钟内完成单次大剂量放疗。医院建立军民融合肿瘤诊疗平台,开展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的肺癌疫苗临床试验。其病理科应用数字病理扫描系统,实现远程冰冻切片会诊,术中快速诊断准确率达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