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沈阳治疗肺癌比较好的医院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等。这些医疗机构在肺癌早期筛查、诊断及综合治疗方面形成特色,拥有规范化的多学科协作体系。其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国家癌症中心认证的肺癌诊疗中心,配备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系统;辽宁省肿瘤医院建成东北地区肿瘤医学中心;沈阳市胸科医院建立肺癌全程管理数据库,实现个体化随访服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该院肿瘤内科与胸外科联合开展肺癌多学科联合门诊,常规实施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肺结节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等微创诊断技术。医院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可完成复杂肺段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2023年完成机器人辅助肺癌手术量居东北。同步配置PET-MRI融合显像设备,实现肺癌分期。在转化医学方面,开展循环肿瘤DNA检测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决策的临床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LungCancer》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医院胸外科年完成胸腔镜肺癌术超800例,单孔微创手术占比达75%。肿瘤放射治疗科配置瓦里安TrueBeam直线加速器,可开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BRT)及呼吸门控技术。2022年建成东北肺癌早筛示范基地,通过低剂量螺旋CT联合人工智能辅助阅片系统,实现肺小结节检出率提升至92%。临床试验中心主持EGFR-TKI耐药后治疗方案的全国多中心研究,为晚期患者提供创新治疗选择。
辽宁省肿瘤医院
该院组建胸部肿瘤诊疗中心,设置独立的介入呼吸病学诊疗单元,开展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穿刺(EBUS-TBNA)、气道支架植入等介入技术。放疗科拥有东北首台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对中央型肺癌实施保护性放疗方案,正常组织受照剂量降低30%。2023年启动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检测项目,涵盖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等7项指标检测。日间化疗病房配备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实现靶向药物全程监控。
沈阳市胸科医院
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专科医院,设置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整合呼吸介入、肿瘤内科及康复医学科资源。配备超高清荧光胸腔镜系统,开展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联合肺功能监测技术。2022年引入氩氦刀冷冻消融设备,为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提供微创治疗选择。康复科开展围手术期呼吸训练计划,通过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操训练,使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缩短40%。建立肺癌患者营养管理平台,提供个性化膳食方案。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医院胸外科开展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切口长度控制在3cm以内。肿瘤科配置微波消融治疗系统,针对不宜手术的早期肺癌实施CT引导下局部消融。2023年引进人工智能辅助放疗靶区勾画系统,将定位时间由120分钟缩短至45分钟。日间诊疗中心实施预住院检查制度,实现确诊患者3个工作日内完成治疗前评估。中医科开展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有效缓解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相关技术获辽宁省中医药科技奖。
各医疗机构均建立肺癌多学科诊疗(MDT)机制,定期开展影像科、病理科、肿瘤科联合会诊。部分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复诊通道,支持术后患者随访及处方续方。建议患者根据疾病分期、病理类型及身体状况,结合医院特色技术选择就诊机构,初诊患者可优先选择具有肺癌诊疗中心的综合性医院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