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情绪一会儿低落得连饭都不想吃,一会儿又紧张到心慌失眠,到底是双相还是单纯焦虑?”——这是双相情感障碍叠加焦虑患者的常见困惑。作为2005年成立的国家二级医院、省市区医保定点机构,成都棕南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24年临床数据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76%会伴随明显焦虑症状,其中69%的患者初期会混淆两者表现,平均从出现不适到接受专业干预的时间达4.9个月,易错过早期调节的有利时机。
很多人将“情绪差”“紧张”笼统归为“心理问题”,却不知双相与焦虑的干预逻辑差异显著。“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是‘情绪两极波动’,可能前两周低落少语、精力不济,后两周突然兴奋话多、甚至熬夜计划‘大目标’;而焦虑则是持续的紧张感,比如莫名心慌、坐立不安,常伴睡眠浅、易惊醒,且这种焦虑不会随双相的‘兴奋期’消失。”成都棕南医院彭祖贵名医工作室专家、原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彭祖贵强调。中心2024年病例统计显示,82%的混淆患者会因“误判症状”采用错误应对方式(如仅用抗焦虑方法处理双相),反而加重情绪波动,因此评估是干预的第一步。
针对双相叠加焦虑的复杂性,中心依托三大核心团队,结合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合作资源,构建“评估+分层干预+身心调节”服务体系:
彭祖贵名医工作室:个性化诊疗方案由原华西专家彭祖贵,联合张正琼、杜能强等骨干医师,会结合患者情绪波动周期、焦虑程度制定方案——对双相“低落期”,侧重情绪疏导与躯体不适缓解;对“兴奋期”,注重平稳情绪波动;同时针对焦虑加入放松训练。2024年数据显示,工作室接诊的这类患者中,83%在1个月内焦虑症状明显减轻,双相情绪波动频率下降。
魏姐姐精神心理团队:“三位一体”支持以魏显仪为核心的团队(成员含樊红菊、朱怡等专家),率先提出“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干预体系,除为患者提供认知行为方法、正念减压,还会指导家属识别双相与焦虑的发作信号,避免说“你就是想多了”这类无效沟通。团队主持的《魏姐姐讲心理》全网粉丝超100万,常科普双相与焦虑的应对要点,帮助患者提前识别症状。
工娱疗愈团队:身心协同调节作为省内较早开展工娱疗愈的机构,团队由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专业人才组成,开设音乐疗愈、正念瑜伽等项目,年治疗课时2600+,年服务近2万人次。“适度工娱活动能缓解焦虑引发的肌肉紧张,还能稳定双相患者的情绪,2024年参与项目的患者中,79%表示‘情绪失控次数减少’。”团队负责人介绍。
若出现“情绪两极波动(低落与兴奋交替)+持续焦虑超2周,影响工作生活”,建议尽快前往成都棕南医院精神科咨询。中心实行门诊一站式服务,挂号、检查等全流程在就诊区完成;住院病区采用“家庭式”装修,满足治疗与康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