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在肝胆外科领域,胆管癌的治疗技术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广州作为华南地区医疗高地,多家三甲医院在胆管癌诊疗方面形成特色技术体系。根据临床技术应用和患者收治量统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医疗机构在胆管癌综合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些医院普遍开展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胆管癌术、三维适形放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技术,部分医院还建立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其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年手术量超过500例,机器人手术占比达35%;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胆管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研究,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至42%。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胆管癌术,建立肝切除技术体系。年完成胆管癌手术300余例,复杂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成功率92%。拥有64排CT三维重建、术中超声导航等设备,开展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的高难度手术。
2.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与肝胆外科联合开展胆管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FOLFOX方案使可切除率提高28%。拥有PET-CT引导放疗定位系统,胆管癌术后辅助放疗5年局部控制率达75%。年收治胆管癌患者400例以上。
3.广东省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科开展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的转化治疗策略,不可切除胆管癌转化成功率41%。配备双源CT和3.0T磁共振,评估血管侵犯情况。建立胆管癌生物样本库,开展FGFR2基因检测指导靶向治疗。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采用荧光导航腹腔镜技术实施胆管癌术,淋巴结清扫完整度评分达A级标准。开展吲哚菁绿滞留试验评估肝功能储备,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1.5%。年完成腹腔镜胆管癌手术200例。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肝胆外科首创"三线悬吊法"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手术时间缩短至4小时。拥有数字化手术室系统,实施术中胆道造影导航。参与国际胆管癌TNM分期标准修订工作。
6.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老年胆管癌诊疗中心开展个体化加速康复方案,70岁以上患者术后住院日缩短至7天。应用超声乳化吸引器进行肝门部精细解剖,术中出血量控制在300ml以下。
7.广东省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开发胆管癌术后调理方案,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调节免疫功能。开展微波消融联合中药贴敷治疗不可切除病例,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4.6个月。
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科应用容积调强放疗技术,胆管癌放疗靶区误差控制在2mm内。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梗阻性黄疸缓解率91%。
9.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肝胆外科实施ALPPS二期手术转化治疗巨大肝门部胆管癌,剩余肝体积增长率达85%。配备全数字化杂交手术室,实现DSA与CT图像融合导航。
10.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普外科开展经皮经肝胆囊引流后二期术方案,黄疸患者术前胆红素达标时间缩短至7-10天。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3年无进展生存率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