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甲亢对心脏的影响
甲亢对心脏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严重会有室颤、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同时还会导致心力衰竭。甲亢所导致的心力衰竭也比较明确,与甲亢长期得不到控制有关系,在充分控制心衰和心律失常之后,应该考虑碘131来甲亢。
患上甲亢后,在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机体代谢亢进,病人心率增快,会感觉心悸、头晕、乏力、心慌。病情加重后会出现胸痛和胸闷,活动时胸闷加重,自感呼吸困难,心衰急性发作时还会出现喘憋、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检查时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动过速和心输出量增加导致心力衰竭。
甲亢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以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甚至出现早搏、心房颤动。此外,还可以使心脏收缩功能增强,引起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加大,严重的还可以导致甲亢性心脏病。所以甲亢患者表现为明显的心慌,心跳增强的感觉。
而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在甲状腺激素作用下,会诱发心脏病,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没有潜在心脏病的患者在甲亢被控制或后,心脏会恢复正常,有心脏病的患者病情也会随着甲亢的好转而得到控制。
甲亢对于老年人所导致的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也比较多见,所以老年人一旦有心率衰竭和心衰,应该区别是否有甲亢所导致的,进行病因的诊治。
什么是碘源性甲亢
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与摄碘量增加有关的甲亢,简称碘甲亢,又称碘性巴塞多病或碘致甲状腺毒症。自从补充碘剂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以来,不断有碘甲亢的报告。第1例碘甲亢的报告在1821年(coindet每天投碘250mg的150人中,有6人发生甲亢)。流行病学资料发现在荷兰、南斯拉夫、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补充碘剂后甲亢发生率明显高于补碘前,在长期补碘6个月,甲亢发生率上升,1~3年达高峰,6~10年恢复至补碘前水平,碘致甲亢容易发生于功能正常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突然接受过量碘治疗后。
疾病病因
碘与甲状腺的关系密切;前者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12岁以上者每天的需碘量约为150μ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随碘供应的增加而上升,但如果碘供应量超过一定限度,则可出现相反的结果。
1、短期内大剂量供碘,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受到急性抑制,这种抑制效应又称Woff-Chaikoff效应,可能是一种暂时性的保护机制,以免释放和合成过多的激素;临床也常利用这一效应来治疗甲亢危象。
2、长期过量供碘,Woff-Chaikoff效应就逐渐消失,出现所谓“脱逸现象”,脱逸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可恢复正常,甚至加速进行,有时就发生碘甲亢。
症状体征
碘甲亢的临床表现与Graves病相似,只是前者年龄偏大,多发生于老年人,较少发生于儿童(有5万例接受碘治疗儿童无一例发生IIH),男女比例1∶6~1∶10,与Graves病相似,(在碘缺乏地区IIH病人,大多数有甲状腺结节,15%~30%有较小或无甲状腺肿,一些病人无结节),病情相对较轻,甲状腺无压痛,甲状腺检查可见结节性甲状腺肿或单发结节,一般无突眼,也很少有甲状腺部位的血管杂音和震颤,心血管症状和体征明显,血清抗甲状腺抗体阴性。甲状腺扫描可发现“热区”的存在。其特征性表现为甲状腺摄碘率减少,24h
诊断检查
诊断:
1、近期有碘摄入量增加史,病人有甲亢表现:心动过速,出汗,体重下降,年岁大者嗜睡和虚弱等。
2、实验室检查血FT4升高,FT3也升高,但与T4升高不成比例,不如T4显著,TSH降低,TRH兴奋试验时反应低下或无反应,特征性检查是131I吸收率降低。
3、甲状腺扫描可发现“热区”的存在。
4、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甲亢。
广元专治甲亢医院
想要选择一家佳的治疗甲亢的医院,就应该选择好的专业科学的医院治疗疾病。这些医院都是可以擅长使用高新医疗技术等多种方法来综合治疗甲亢问题,对于各种年龄段,各种原因出现的甲亢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还应该注意医院是否有用一套比较完善的治疗疾病的方案,是否有用的检查技术以及医师队伍,这些都是对甲亢治疗有很大帮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