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需要临床及病理相结合,当临床出现了中到大量的尿蛋白时且血清中有乙肝病毒的阳性指标应高度怀疑此病,肾活检病理若为膜性肾病或膜增殖性肾炎且肾组织有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证据,并能除外其它继发性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则该病诊断明确,需要强调的是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阳性对于该病的诊断至关重要,无论血清乙肝病毒指标是否阳性。
但在另一方面,即使肾组织上有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目前认为只有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或膜增殖性肾炎而不是其它的病理类型,才能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可见肾脏病理类型及乙肝病毒抗原沉积对于该病的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结合来看。
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仅次于狼疮性肾炎的较为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5%,约占全部肾小球疾病的5%。由于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对新生儿强化乙肝病毒疫苗免疫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该病的治疗则同时取决于乙肝病毒是否复制与肾脏病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讲,分为以下二种情况:
1、临床上有乙肝病毒复制及肝炎活动指标,须先抗病毒治疗,常用且有效证据较多的制剂为a-干扰素(多适用于儿童患者及非流行病地区患者)及拉米夫定。很多患者随着抗病毒治疗的起效蛋白尿也可随之减少甚至转阴。
2、临床上无乙肝病毒复制及肝炎活动指标,对于乙肝病毒相关膜性肾病其治疗原则与原发性膜性肾病较为类似。
主要取决于尿蛋白定量:若尿蛋白定量为中或小量,如本例患者,主要采取ACE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约30-60%的患者在病程中可自发缓解,甚至轻度的肾病综合征也应首先选用ACE抑制;若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如蛋白尿定量持续超过6g/d,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但应密切检测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指标。然而,目前对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还存在争议。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预后与原发病治疗是否成功及肾脏病起病时的病理类型及严重程度均有关。大部分乙肝相关膜性肾病预后较好,而乙肝病毒相关膜增殖性肾炎预后较差。
中医辨治狼疮性肾炎
1、热毒炽盛
症见高热不退,出血倾向明显,烦渴饮冷,甚则昏谵抽搐,或见关节红肿疼痛,舌红绛,脉洪大或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方用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若见神昏谵语,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抽搐加羚羊粉、钩藤、全蝎;关节红肿疼痛者可用宣痹汤加味。
2、肝肾阴虚
两目干涩,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发脱齿摇,腰膝酸痛,大便干结,或低热盗汗,尿赤灼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方如归芍地黄汤或杞菊地黄汤加减。若尿热尿血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加马鞭草、侧柏叶、大小蓟;若头晕耳鸣,加僵蚕、菊花、磁石。
3、脾肾阳虚
症见全身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足跟疼痛,纳少腹胀,尿清便溏,或水肿明显,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宜温补脾肾,若无明显水肿,可用香砂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加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等;若水肿明显,偏脾阳虚者以实脾饮加减,偏肾阳虚者以真武汤加牛膝、车前子等。若偏于脾肾气虚时,则以健脾益肾为主,脾气虚明显者,用补中益气汤或异功散加金樱子、菟丝子、补骨脂;水肿重者,用防己黄芪汤或春泽汤;若肾气虚明显者,可用五子衍宗丸加党参、黄芪。
4、气阴两虚
症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畏风,易感冒,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质淡红或偏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细数。治宜益气养阴,用参芪地黄汤或大补元煎加减。若见阴阳两虚者可用地黄饮子或参芪桂附地黄汤加减。
南宁肾病专科医院
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对患者的正常机制调节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正规的治疗,长久下去可能会危害患者的生命,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患者,治疗肾病到正规的医院去治疗,以免在不正规的医院治疗不当引起更严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