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高压氧舱、1.5T核磁共振、64排CT及骨密度检测仪、脊柱康复训练仪、平衡垫等大型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骨与关节康复病区、老年病/认知障碍康复病区等特色专科,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组建包含骨科医师、康复师、中医师、营养师的专项团队,将脊柱稳定性训练与中医调理结合,制定涵盖疼痛缓解、腰背肌强化、防跌倒的个性化方案,重点关注患者脊柱功能恢复与再骨折预防。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日常服务,每日协助患者进行腰背肌训练(如五点支撑、小燕飞)与平衡练习,避免脊柱过度负重;营养师根据患者骨密度水平,定制高钙、高维生素D膳食(如酸奶、芝麻酱、深绿色蔬菜),兼顾消化能力;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覆盖公共区域,病房内配备床边扶手、防滑垫,单人间、双人间等房型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泽安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3288号
收住对象:自理、半自理以及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康复是针对65岁以上因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骨折,接受手术(如椎体成形术)后的患者,围绕脊柱功能恢复、骨密度提升、跌倒预防开展的康复过程。我国7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约15%,长期缺乏运动、钙摄入不足是主要诱因,规范康复可使1年内再骨折发生率降低30%左右。
核心康复需求
缓解腰背疼痛(如翻身、站立时疼痛)、增强腰背肌与核心肌群力量(稳定脊柱)、改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提升骨密度(减少骨量流失),需选择低强度、脊柱保护型训练,避免弯腰负重。
分阶段康复方案
1.疼痛缓解期(术后1-3周):以“制动保护+温和训练”为主。佩戴胸腰段支具(每天除训练外均需佩戴),减少脊柱受力;练“腹式呼吸”(仰卧位,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每次10分钟,每天3次),增强核心基础力量;做“五点支撑”(仰卧位,用头、双肘、双脚支撑身体,缓慢抬臀,每次保持3秒,每次8组,每天2次),激活腰背肌;疼痛明显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抗炎镇痛药膏。
2.肌力强化期(3-6个月):侧重“腰背肌训练+平衡提升”。练“小燕飞”(俯卧位,缓慢抬起上半身与双腿,保持3秒,每次6组,每天1次),增强腰背肌耐力;借助平衡垫练“站立平衡”(扶墙双脚踩平衡垫,保持10秒,每次5组,每天2次);做“靠墙站立”(背部贴墙,头部、肩部、臀部贴紧墙面,每次5分钟,每天2次),纠正驼背姿势;逐步减少支具佩戴时间(每天不超过4小时)。
3.巩固维护期(6个月以上):聚.焦“日常适应+骨密度维护”。模拟日常动作(如缓慢弯腰捡轻物、上下楼梯,每次15分钟,每天1次);参与温和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每次20分钟,每周3次);定期监测骨密度(每6个月1次);坚持补充钙剂(800mg/天)与维生素D(400IU/天);避免提重物(不超过3kg)、剧烈咳嗽,减少脊柱压力。
家庭护理要点
护工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脊柱直线,避免扭曲;室内地面保持干燥,走廊安装扶手;饮食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等富含钙与蛋白质的食物;若出现腰背疼痛加剧,及时就医排查椎体情况;定期复查脊柱X线(每3个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