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随着微创手术和放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直肠癌治疗已进入多学科协作的医疗时代。广州作为华南医疗高地,多家三甲医院在直肠癌诊疗领域形成特色优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术,年手术量超50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建立了从筛查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体系,5年生存率达68.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实现保肛率提升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拥有华南直肠癌放疗中心,容积旋转调强技术应用率达9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年手术量突破1200台,其中腹腔镜手术占比达85%。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结直肠外科配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022年完成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手术328例。多学科团队开展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局部进展期直肠癌R0切除率保持92%以上。自主研发的循环肿瘤DNA监测技术可提前8周预测复发风险。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开展荧光导航腹腔镜手术,术中淋巴结检出数提升至28枚/例。放疗科配置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对低位直肠癌的器官保留率提升至73%。临床数据库显示,II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优化后5年无病生存率提高11%。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结直肠外科团队在国际首创"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平均出血量控制在50ml以内。病理科开展MSI/MMR检测,2023年共检出遗传性直肠癌病例47例。日间手术中心实现早期直肠癌48小时出入院模式。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中心拥有华南地区首台Ethos智能放疗系统,可调整放疗计划。临床研究显示,其直肠癌短程放疗方案将治疗周期从5周缩短至1周。肿瘤内科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12项,涉及PD-1抑制剂等新药研发。
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结直肠外科建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培训基地,2023年完成手术量占全院直肠癌手术的38%。消化内镜中心早期直肠癌检出率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生物样本库累计收集直肠癌组织标本超过1.2万份。
这些医疗机构通过技术创新和学科协作,在直肠癌诊疗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从机器人手术到智能放疗,从基因检测到快速康复,各医院正推动着直肠癌治疗模式的持续革新。患者可根据肿瘤分期、位置等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