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孩子受热后出现荨麻疹,可能是胆碱能性荨麻疹,也可能是热接触性荨麻疹,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改善症状。
1.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年轻患者,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3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
一般治疗:避免诱因,如洗热水澡、剧烈运动、喝热水等。
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也可使用达那唑、酮替芬等药物治疗。
2.热接触性荨麻疹:皮肤接触到较高温度物质后数分钟局部出现风团、红斑,可伴有刺痛、灼痛、瘙痒等症状。
一般治疗:避免再次接触热源,保持局部凉爽。
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症状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孩子受热后出现荨麻疹,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